英国bet365

联系我们

英国bet365

北京市丰台区角门北路10号

010-67563322

crrcweb@163.com

学科建设

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

来源:科教处 发布时间:2014-12-17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学科简介:
    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是国内首家在骨科脊柱脊髓外科神经外科、手外科、显微外科、疼痛科、康复医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科室。科室主要定位于脊柱脊髓损伤后的功能重建外科治疗及综合康复治疗;共有床位47张;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为首都医科大学硕、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该科与国内许多知名医院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与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Keck国际合作神经科学中心主任Wise Young教授、香港大学苏国辉院士等合作开展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相关研究。科室拥有一批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领域的知名专家。
    主要业务范围:
    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及康复、脊髓损伤并发症的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和痉挛的治疗、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后肢体功能重建、脊髓损伤后性功能重建、脊柱脊髓肿瘤的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
    特色业务介绍:
  脊柱脊髓及外周神经损伤的综合康复治疗:科室拥有康复训练室,配备有相关康复设备,患者在享受英国bet365的“一条龙式的大康复训练”的同时,还可接受科室内的强化训练。
  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顽固性疼痛的治疗:包括脊髓损伤后神经痛、缺血性疼痛、癌性疼痛、神经根撕脱伤性疼痛、幻肢/残肢痛等,特别是伴有痉挛的疼痛。采用技术:脊髓丘脑侧束切断术、脊髓前联合切开术、射频消融术、中枢靶控输注技术和脊髓电刺激技术等。
  各种原因所导致严重痉挛的治疗:对于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脑瘫、脑外伤等痉挛,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颈椎、腰椎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上、下肢痉挛;应用骨盆内闭孔神经切断术、选择性胫神经肌支切断术等治疗下肢痉挛;应用肉毒素注射技术治疗痉挛。在解除痉挛的同时进行四肢畸形的矫正以及功能重建。
  上肢与手功能重建:包括颈脊髓损伤四肢瘫患者、脑瘫患者痉挛手的上肢和手的功能重建。   
  性功能康复与重建:应用药物注射、负压吸引等器械、手术等治疗方法,改善勃起、射精等功能。
  呼吸功能重建:对于高位颈脊髓损伤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应用神经转位手术重建膈肌功能;应用膈神经刺激器、膈肌起搏器植入技术重建膈肌功能。
  干细胞移植:科室拥有符合外科手术室洁净标准的层流病房,与国外合作,研究性地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
  马尾神经吻合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马尾神经吻合治疗马尾神经损伤。
  脊髓神经粘连显微外科松解术:对脊髓损伤后影响康复进程的纤维束带进行显微外科松解。
  脊髓空洞症的显微外科治疗。
  功能性电刺激:上肢功能性电刺激提高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性电刺激结合截瘫行走支具改善患者的行走功能。
  颈肩腰腿疼痛患者的综合治疗及康复。
  脊柱脊髓肿瘤的综合治疗及康复。
    领头人:李建军杜良杰杨明亮周天健
    科研成果:
    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局级科研课题 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参编专著15部,担任总主编,组织编写《康复医学专业方向教材》(一套4本)、《康复治疗学系列教材》(19本);参与编写和推广我国现代康复机构建设标准;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3篇,发表SCI论文12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6名、博士研究生18名,博士后4名。科室领头人作为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委,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脊髓学会会员,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主任委员,积极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引入国际先进理念、理论和技术并“本土化”,为推动我国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脊柱脊髓专家团队成为中国脊髓损伤治疗康复与国际接轨的典范和重要的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学科领头人在2011年被国际著名的“脊髓损伤瑞克汉森基金会”授予“瑞克-汉森非凡成就奖”(Rick Hansen Difference Maker Award);2012年,成为日本康复医学会荣誉会员;担任2012年伦敦夏季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首席医疗官。
    目前,在脊柱脊髓损伤治疗方面,已形成全方位、多学科协同的平台,是我国最早、最大、最现代化的脊柱脊髓损伤治疗和康复的资源中心和示范窗口。
    代表性论著:
    1.Zhou D A, Zheng H X, Wang C W, et al. Influence of glucocorticoids on the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rat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J].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4,15:239.
    2.D-G Yang, J-J Li*, R Gu, M-L Yang, X Zhang, L-J Du, W Sun, F Gao, A-M Hu, Y-Y Wu, J-G He, Y-T Feng and H-Y Chu. Optimal time window of myelotomy in rats with acute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a preliminary study. Spinal Cord. 2013 June; 51 (6): 673-678.
    3.Wu L, Li J, Chen L, et al. Combined transplantation of GDAs(BMP) and hr-decorin in spinal cord contusion repair[J]. Neural Regen Res,2013,8(24):2236-2248.
    4.Yang ML, Li JJ*, So KF, Chen JY, Cheng WS, Wu J, Wang ZM, Gao F, Young W.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thium carbonate treatment of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ie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Spinal Cord. 2012 Feb; 50(2):141-6. (PMID:22105463).IF 1.805
    5.Rui Gu, Xin Zhang, Degang Yang, Wei Sun, Mingliang Yang, Liangjie Du,  Feng Gao, Jianjun Li. Protective effect of dorsal longitudinal myelotomy at 72 Hour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 model, Neurology Asia,2012 June.
    6.Ma YC, Zuo L, Su ZM, Chen L, Meng S, Li JJ, Zhang CL, Wang HY. Distribution of reference GFR in a development population: a critical factor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FR estimation equation.Clin Nephrol. 2011 Oct;76(4):296-305.
    7.Yang ML, Li JJ, Zhang SC, Du LJ, Gao F, Li J, Wang YM, Gong HM, Cheng L.Functional restoration of the paralyzed diaphragm in high cervical quadriplegia via phrenic nerve neurotization utilizing the functional spinal accessory nerve. J Neurosurg Spine. 2011 Aug; 15(2):190-4. Epub 2011 May 6 2010
    8. Yang ML, Li JJ, So KF, Chen JY, Cheng WS, Wu J, Wang ZM, Gao F, Young W.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thium carbonate treatment of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ie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pinal Cord. 2011 Nov 22. doi: 10.1038/sc.2011.126. [Epub ahead of print]
    9.Liu SJ, Wang Y, Wei PX, Xu JM, Li JJ.Brain motor control function in a patient with subacute, incomplete, asymmetrical spinal cord injury.Chin Med J (Engl). 2010 Jul;123(13):1812-4.
    10.Lu Z, Li JJ, Liao LM, Hong Y.Changes in pubococcygeus muscle tension in the pelvic floor of rat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Spinal Cord. 2010 Jun;48(6):464-9. Epub 2009 Dec 15.
    11.Wei P, Li J, Gao F, Ye D, Zhong Q, Liu S. Resting state networks in human cervical spinal cord observed with fMRI. Eur J Appl Physiol. 2010 Jan;108(2):265-71. Epub 2009 Sep 24.
    12.Ma YC, Zuo L, Chen L, Su ZM, Meng S, Li JJ, Zhang CL, Wang HY. Distribution of measured GFR in apparently healthy Chinese adults. Am J Kidney Dis. 2010 Aug;56(2):420-1. PubMed PMID: 20599304.
    13.Ye C, Sun T, Li J, Zhang F. Pattern of sports- and recreation-related spinal cord injuries in Beijing. Spinal Cord. 2009 Dec;47(12):857-60. Epub 2009 May 12.PubMed PMID: 19 436265.
    14.Songhuai L, Olver L, Jianjun L, Kennedy P, Genlin L, Duff J, Scott-Wilson U.A comparative review of life satisfaction, quality of life and mood between Chinese and British people with tetraplegia.Spinal Cord.Spinal Cord. 2009 Jan;47(1):82-6. Epub 2008 Jun 24.
    15. 武亮,李建军,赵虎等,超短波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急性附睾炎的临床观察,中国康复,2013,(03):170
    16.周达岸,李建军,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2):1132-4
    17.杨明亮,李建军,高峰.脊柱短缩手术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理论依据及手术适应证选择.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12),858-860
    18.杜良杰李建军周天健等,主动抗阻运动疗法在颈椎病治疗与康复中的应用,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中国山东泰安2012,1
    19.李建军杨明亮,黄永青等,康复临床路径制订实施指导原则,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01):90-1
    20.远丽,武亮,李建军等,直肠电刺激缓解脊髓损伤后痉挛的参数优化,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01):68-70
    21.雒生杰,李建军周红俊,雌激素保护期成年截瘫女性血脂代谢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02):165-8
    22.杨明亮李建军,李强等,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08):791-6
    23.Chen C, Zhang X, Li Jet al., Associations of IL-23R Polymorphism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n East Asian Population: A New Case-Control Study and a Meta-Analysis, Int J Immunogenet, 2012, 39 (2): 126-30.
    24.李建军,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01):1-4
    25.杜良杰李建军,胸腰椎椎弓根与横突对应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放射学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06):566-8
    26.王一吉,李建军,一种可提高和改善步行功能的装置:动力下肢外骨骼系统的设计及应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07):628-31
    27.李建军,邬盈盈,刘松怀等,260例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致残程度因素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07):632-6
    28.杜良杰李建军,主动抗阻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颈部疼痛的临床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07):649-53
    29.李建军王方永,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年修订),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0):963-72
    30.李建军,脊柱脊髓损伤现代康复及并发症处理,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中国四川成都2010,2
    31.孙迎春李建军,高峰等,不同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髓磷脂碱性蛋白、胰岛素样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中国北京2010,10
    32.李建军,中国康复事业发展的展望,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中国北京2010,4
    33.逯晓蕾,李建军杜良杰等,脊髓损伤后肛门外括约肌的相关研究进展,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中国北京2010,5
    34.李建军,以全面绩效管理为核心建立医疗康复机构的科学管理体系,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01):87-8
    35.李强,李建军,下颈椎脱位后脊髓空洞形成一例,临床误诊误治,2010,(03):259-60
    36.武亮,李建军,陈亮等,抑制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胶质瘢痕形成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03):201-4
    37.杨明亮李建军,远丽等,以弛缓性瘫痪为特点的高位置脊髓损伤临床特征探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03):212-3
    38.李建军,痉挛的康复指导,中国社区医师,2010,(18):25
    39.逯晓蕾,李建军杜良杰等,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的变化,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08):758-60
    40.杜良杰李建军,胸腰椎相邻棘突顶点切线的垂直线与椎弓根钉道的相关性研究,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中国重庆2009,2
    41.杜良杰李建军,胸腰椎椎弓根与横突的对应关系研究,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中国重庆2009,1
    42.刘舒佳,李建军,高峰,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02):114-6
    43.杜良杰李建军,国人成年男性胸腰椎椎弓根径线和偏角与脊椎节段序数的相关性研究,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07):545-9
    44.武亮,李建军杨明亮等,直肠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痉挛的研究现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08):701-5
    45.李建军刘松怀,高峰等,我国大陆省会城市综合医院康复服务现状调查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0):933-7
    46.杨明亮李建军王方永等,我国康复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中国北京2008,4
    47.李建军王方永,逯晓蕾,脊柱脊髓损伤全面康复,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中国北京2008,2
    48.李建军王方永,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脊髓萎缩的诊断与治疗特点,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中国北京2008,2
    49.杜良杰李建军,胸腰椎椎弓根与横突的对应关系研究,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中国北京2008,2
    50.杜良杰李建军,胸椎旋转程度的放射学量化研究,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中国北京2008,2
    51.吕振,李建军廖利民,阴茎背神经电调节改善脊髓损伤排尿功能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01):29-30
    52.张新,李建军,霍小林等,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03):228-30
    53.李建军,高峰,刘舒佳,地震后脊髓损伤患者的救治与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07):602-5
    54.李建军周红俊孙迎春等,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6版,2006),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07):693-8
    55.李建军,武亮,卫波等,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近况调查分析报告,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1):1076-80
    56.李建军杨明亮王方永等,我国康复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1):1081-2
    57.李建军,武亮,高峰等,第21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年会暨第3届国际脊髓损伤治疗与临床试验交流会纪要,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1):1085-6
    58.周天健李建军,脊髓功能外科现状,第16届全国脊柱&四肢矫形外科(骨科)康复学术研讨会暨学习班,中国北京2007,2
    59.李建军周红俊孙迎春等,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6版,2006),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01):1-6
    60.张新,李建军,霍小林等,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截瘫后脊髓兴奋性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03):240-2
    61.卫波,李建军,自主神经反射异常,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03):261-2
    62.卫波,李建军洪毅,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治疗进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06):511-3
    63.刘颖,李建军,华桂茹,C_5和C_6水平脊髓损伤患者在伸肘活动中上肢和躯干肌肉的肌电活动分析,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11):766-9
    64.李建军,张新,脊髓损伤临床试验的设计,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1):1001-4
    65.郝春霞李建军周红俊等,1264例住院脊髓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1):1011-3
    66.徐基民李建军李惠兰等,偏瘫患者全身骨量和骨密度变化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2):1150-2
    67.杜良杰李建军,王安庆等,人体胸腰椎椎弓根参数及其与椎体节段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国际COA学术大会,中国北京2006,2
    68.李建军,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现状与战略,第三届中日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报告会,中国北京2006,5
    69.李建军,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现状、因素分析与思考,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中国新疆克拉玛依2006,5
    70.刘颖,李建军,华桂茹,C5和C6四肢瘫患者在伸肘动作中上肢的肌电活动分析,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中国新疆克拉玛依2006,1
    71.王方永李建军洪毅等,采用Asia 2000标准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预后评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04):276-9
    72.刘颖,李建军,华桂茹,C_5和C_6水平脊髓损伤的四肢瘫患者在伸肘活动中上肢和躯干的运动学分析,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04):257-61
    73.刘颖,李建军,脊髓损伤患者日常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09):630-2
    74.杨明亮李建军王兰,从外科技术及生物力学角度评价内锁式人工颈椎间体系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09):673-6
    75.杜良杰李建军洪毅等,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并椎板内马尾神经卡压,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1):62-3
    76.李建军周红俊洪毅等,2002年北京市脊髓损伤发病率调查,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07):32-3
    77.李建军吴娟廖利民,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大便控制能力的研究,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06):36-9
    78.李建军刘松怀,张凤仁,我国康复医学相关专业高等教育现状及其对策,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06):59-60
    79.李建军周天健,国际截瘫医学会(Imsop)概况,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Z2):143-4
    80.吴娟李建军王兰等,脊髓损伤与肠道功能障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06):50-2
    81.李建军杨明亮王兰等,女性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细菌菌谱特点,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03):47
    82.杨明亮李建军,微血管节律运动的生理意义,自然杂志,1999,(04):195-9
    83.杨明亮王兰,关骅等,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研究,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8,(03):19-21
    84.李建军,邱卓英,脊髓损伤者的排便障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8,(04):32-5
    85.李建军,邱卓英,脊髓损伤后的排便障碍,中国残疾人,1998,(07):42-3
    86.周天健李建军,非相邻多节段脊柱损伤,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6,(04):184-5
    87.李建军,临床康复医学研究的选题和实验设计方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6,(03):124-8
    88.李建军,脊柱脊髓损伤,中国残疾人,1996,(06):26-8
    89.李建军,外伤脊柱脊髓损伤的急救常识,中国残疾人,1996,(08):33-4
    主持的国家级项目:
   (1)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切开手术时期及机制研究(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脊髓拴系综合征新分类标准中的神经根型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生理特点研究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面向康复机构的残疾人康复产品研发及应用示范(2012年,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
   (4)老年人康复服务模式研究(2011年,民政部中国社会福利协会课题)
   (5)面向康复机构的残疾人康复产品研发及应用示范(2011年,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6)汶川地震后灾区肢残人员情况及康复资源现状调查(2009年,财政部重点课题)
   (7)中国脊柱脊髓损伤网络平台建设(2008年,财政部重课题)
   (8)脊髓损伤的预警指标体系研究与预警模型开发(2008年,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
   (9)急性脊髓损伤病人微循环特点研究(2008年,卫生部专项)
   (10)碳酸锂治疗脊髓损伤二期临床观察(2008年,中港合作课题)
   (11)中国大陆和香港脊髓损伤病人多中心临床研究(2006年,中港合作课题)
   (12)颈髓损伤患者的上肢功能重建及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塑性研究(2009C-1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
   (13)主动抗阻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颈部疼痛的临床研究(2008CZ-1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
   (14)脊髓圆锥区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脊髓损伤下肢痉挛的临床研究(2009-3180)首度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15)脊髓圆锥区SPR术治疗脊髓损伤后严重痉挛的犬实验研究(2009C-1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
   (16)颈椎不稳与椎-基底动脉供血状况的相关性研究(2012-13)英国bet365科研基金。
   (17)主动抗阻运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2013cz-1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
   (18)肌电生物反馈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股四头肌功能的影响(2014CZ-1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
    获得专利
    1.椎体爆裂骨块自动复位器(实用新型)   杜良杰     CN2428103
    2.多功能颈椎活动度测量仪 (实用新型)  杜良杰   专利号  00230356 公开号CN2428091
    3.项背肌功能锻炼康复器 (实用新型)   杜良杰     专利号:01239641
    4.颈椎康复器(实用新型)    杜良杰     专利号 ZL 01 2 39641.9
    5.一种骨科手术中实时定位导航仪器(发明专利) ,李建军杜良杰,申请号  2011100389957,公开(公告)号:CN102641155A
    6.脊髓损伤患者动态监测及数据分析系统(发明专利),李建军;杨明亮;高峰;武亮;杜良杰;陈迪;胡安明;杨德刚;卫波;吴娟;张新,专利公开号:CN102799787A
    其他奖励
    1、“项背肌功能锻炼颈椎康复器的临床应用研究”项目,获“2007年度丰台区科学技术三等奖”
    2、“标准化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康复治疗技术建立及应用”项目,荣获“2008年度丰台区科学技术三等奖”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咨询|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

相关专家

姓名:孙迎春 主任医师 详细

专长:中医骨科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脊髓损伤、二便功能障针灸治疗中风、脑瘫、突发性耳聋、各种疑难杂症

出诊: 星期一 下午

简介:  1988.10-2006.7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一院骨科  1995.9-1998.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骨科硕士  2002.9-2005.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博士  2001.9至今 晋级副主任医师  2006.8-2008.12 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8.…

术后束带感能否恢复?谢谢 答:您的病情无法简单判断,请带齐资料来医院门诊挂号检查。 2017-03-03 尿潴溜、大小便排出困难 答:您的病情无法简单判断,请带齐资料来医院门诊挂号检查。 2017-03-03

更多

视频中心

相关疾病